防病勝治病,跳出亞健康

香港人生活緊張,日忙夜忙,弄到身體疲憊不堪,加上夜生活多,精神壓力重,大多數人,包括你在內,都可能是亞健康一族。

「亞健康」可能會令你感到陌生,原來他是譯自英文sub-health,世界衛生組織早已使用,在中國大陸,「亞健康」這名辭已被大多數人所認知要瞭解什麼是「亞健康」,先要瞭解什麼是「健康」,世界衛生組織(WHO)早在1948年已將「健康」定義為:「健康是一種在生物、心理和社會方面的完善狀態,不單純是沒有疾病或虛弱。」從這定義中,如果你身體有問題,或者在情緒、社交、應變能力、人生態度上有缺憾,你便是不健康,健康原來是要從身心靈整體衡量的。

有研究指出,世界上符合世界衛生組織健康標準的人約點15%,患有各種疾病的人也約點15%,餘下的約占70%的人便是處於亞健康狀態的人,很明顯,亞健康的人便是那些在身心靈和情感方面均處於健康與疾病之間的一種低品質狀態和體驗。這些人表面上能處理日常工作,進行各種社交活動,實際上,疾病正在慢慢形成當中。

以下的亞健康狀態,你有沒有?

渾身無力,容易疲倦,思慮不清,精神不能集中,經常頭暈頭病,面部疼痛,眼睛疲勞,視力下降,鼻塞敏感,起立暈眩,耳鳴,咽喉不適,胃脹胃痛,肩頭膊痛,失眠多夢,手足冰冷麻痹,流汗過多,便泌,心悸氣短,乘車搭船易暈,坐立不安,心煩意亂…

進入亞健康狀態,身體其實已給你響起警號,要加以注意和及早處理,若錯失良機,當問題形成,身體病變浮現,治療便會困難重重,流行醫療檢測系統如抽血驗尿等往往只能在身體發生嚴重問題時才能檢測出來,而在心裏情緒方面便顯得無能為力,這對注重身體的亞健康一族可說幫忙不大。

在國外出現了不少非主流的檢測儀器,能早期檢測出身體的問題,比較多的是檢測手部經絡穴位而得出身體健康狀況的儀器。在眾多的檢測系統中,比較全面和值得一提的是美國在二十多年前出現的量了超速檢測儀,它結合人世界上各種醫學,包括現代醫學,自然療法,中醫學,營養學,脊柱學,心理學,印度醫學,遺傳基因,能量醫學,香氣療法,水晶療法等精髓於一體,整個檢測過程一般不超過30分鐘時間,便能提供約一萬項的健康資料和訊息,身體不同階段的病變,身心靈性的資料,都能準確測知和提供,實在是注意健康人士的福音,量子超速檢測儀由美國人威廉博士(Dr.William Nelson)所發明,他擁有5個博士學位(法律,數學,醫學,科學,量子物理),領導研究團隊經二十年實驗而研發出來,量子檢測背後的醫學理論與西方醫學截然不同:

西方醫學

  1. 切入介面/以意識面為出發點。(Conscious mind),需要患者自覺病徵
  2. 理論基礎/古典物理學,線性數學。(Classical Physics and linear Maths)
  3. 生理狀判定/局部病症理論,細分並歸類成診斷
  4. 治療範圍/針對局部病症。(Treat the disease)
  5. 治療過程/病狀減輕快速,但病程冗長
  6. 治療材料/合成化學藥品居多,物理性較少而具副作用
  7. 治療方法/單刀直入式,籠統而片面
  8. 治療目標/對抗症狀
  9. 安全性/大多具有負面效應
  10. 適用範圍/大多數在疾病已形成才能確立診斷及治療
  11. 治療效果/治癒率低,復發率高。
  12. 醫療資源經濟性評估/疾病復發重複消費,手術及重症治療之負面效應帶來更多之疾病

量子醫學

  1. 切入介面/以非意識面為出發點。(Unconscious mind)。不需要患者自學病徵
  2. 理論基礎/量子物理學,非線性數學或混沌數學系(Quantum Physics and Chaos Maths)
  3. 生理狀判定/整體觀,直接分析功能狀態並尋找病因,完全不需要疾病分類
  4. 治療範圍/針對全人健康。(Treat the person)
  5. 治療過程/症狀減輕為漸進式,但病程明顯縮短
  6. 治療材料/取材自天然物質,與人體構造之自然性吻合,其物理性不具備副作用
  7. 治療方法/整合式,細膩而全面
  8. 治療目標/對抗病因
  9. 安全性/無負效應
  10. 適用範圍/疾病形成前就可以于早期查覺並給與有效預防及治療
  11. 治療效果/治癒率高,復發率低。
  12. 醫療資源經濟性評估/天然材料成本較高,但同類療法處方可更低於合成化學藥物成本

量子醫學有以下特點:

  1. 快速:配合電腦之超速運算,可於數分鐘內限時獲知有關身體近萬項檢查結果,即省大量時間金錢。
  2. 安全:歐美日台等醫療科技先進國家之醫院所採用,及獲得英國,美國,德國,加拿大,瑞士,匈牙利及日本等醫療先進國家批准註冊。
  3. 準確:根據世界各地之量子臨床檢測與傳統抽血化驗之結果比對,證實吻合率達90%以上,此儀器具備大量臨床資料,醫學專家與及醫學論文之支援。

量子檢測在香港並非新事物,從1998年起,據聞已為近十萬人服務,其中包括著名影視紅星,立法司議員,商界名人等。認識亞健康,早日尋出病源,防病治病,可減少自己及家人的痛苦和治療費用的開支,有健康的身體才能應付各類繁忙工作的挑戰,在社交活動中才能揮灑自如,各位如對亞健康及預防醫學有任何問題和查詢,可向國際自然療法學院查詢。

國際自然療法學院,版權所有。
如欲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www.alternativemedicine.hk/

留下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